五年级周记五百字左右,初中周记五百字左右


目录

01 本周回顾

02 反思

03 人际

04 想法

05 读书会

06 自我认知

07 读《社会心理学》感悟

08 摘抄

01 本周回顾

1.周一上午写3条点评,刷b站,整理东湖照片。下午写周记,晚上看书。

2.周二上午发周末2线上活动,发书评《社心 09》。

五年级周记五百字左右,初中周记五百字左右

下午看书,晚上《山海情》E4,精读1文献。

3.周三上午精读文献2021,中午《山海情》E5。下午看书,Keep。晚上整理月记,记录英文期刊名。

4.周四上午看2学位,中午《山海情》E6-7。下午看书1.5h,Keep。晚上看3学位,录3视频。

5.周五上午看2期刊,了解“北辰青年”。下午看书1h,刷视频1h,晚上《山海情》E8-9。

6.周六上午刷b站,下午看书,看3期刊。晚上看2学位,《山海情》E10。

7.周日上午刷b站,看书。下午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TOP10,Keep。晚上刷b站,看4学位。一共在b站上耗费6h。

8.本周看论文6天,读书打卡7天,运动3天。听新闻7天,吃水果3天。

9.本周发布了1篇书评,发3视频,还有1视频还没发。

五年级周记五百字左右,初中周记五百字左右

?10.本周周均入睡时间11:16,比上周早8分钟,有进步!但由于刚调整生物钟,有几天躺在床上思绪纷飞而睡不着。

11.这周凭着微弱的自制力开始看论文,虽然效率很低,看得很慢,但起码是开始看了,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但本周花了大量时间在刷b站视频上,下周得控制。

12.下周计划:

(1)开始尝试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看对学习效率有没有提升。

(2)开始执行11点之前睡计划,看对长痘有没有抑制作用。

(3)严格控制刷b站时间。

(4)希望做到每周运动5天以上,不限制运动项目。

02 反思

1.少关心明星!多关心自己! ???

2.切记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多请教专业人士。 ???

3.定期回顾自己的复盘和看别人的总结同样重要,需要齐头并进。 ???

4.当发现做一件事耗时很长时,要多动脑筋,想想其他办法。有时换一个办法就能省力省心,

比如可以向已经完成的人请教。 ???

5.遇事不慌,不发脾气,保持平和的心态,是一件需要长期刻意练习的事。 ???

6.要多关注、留心并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7.以后做任何事情尽量给自己多留一些时间,不要让自己太赶,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轻松、从容,另一方面有时间解决突发事件。

8.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9.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来完成。

10.这周太宅了,天天待寝室。——本周教训:少待寝室!

11.长期坐需要靠椅背。

12.学1个小时得站起来放松一下,去遛个弯。

学2小时以上得切换事项。

13.以后每天要坚持做一点点的正事。

14.要看就看经典、高质量的书。

15.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一定要有计划。

16.以后晚上的想法先写下来,让它飘一会儿。

17.读研的收获:坚持阅读、记录生活(写作、拍视频)、复盘。

坚持了1年多的阅读,从0到1,终于养成了阅读习惯。

也让我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足矣,长期坚持是关键。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凡事一定不要一开始就用力过猛,那样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

03 人际

1.我妈行事比较急躁,不拘小节。我得引以为戒。

2.表达欲在一段关系中至关重要。

04 想法

1.时常会感觉言语的有限,很多想法不知如何表达,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去表达。但有时看别人的文章就有一种“我就是这么想的,但别人竟然表达得如此准确”。

2.有时表达的想法,其实是来源于看过的书、看过的影视里的想法,并非完全来源于自己?。

3.我现在觉得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才是我这一天最有价值的时候,其他的时候,感觉没有任何进步。 ???

4.我发现同样的时间,我宁愿刷视频,也不愿用来整理我的周记随笔,毕竟后者太费脑了。 5.每次看书时发现时间过得好快。 ???

6.真快呀,这么快就毕业了。 ???

7.一上学,又没时间整理我的随笔了。 ???

8.信息屏障看似容易打破,实则很难找到入口。

9.同样的事做久了,自然就会摸鱼了。

10.时而不想看书了,俺也不知道为什么。

11.这周加了两个小姐姐的社群,都很正能量,但我太忙了,很少不发言。

12.每本书都有待读时刻。

13.我觉得看的书对我们的思维、认知有非常大的影响

上周参加2个活动,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时很有条理,逻辑性很强,从不同视角着手。我就不自夸啦,主要是这个书写得好,让我受到了它的积极影响。

可能我爱深度思考的习惯也是受这本书的影响。

以后也要多看这种高质量的书籍。

05 读书会

1.每次发布完活动都很忐忑,时刻看手机,期待有人回应。但往往事与愿违,所以要降低预期,没人参加算啦,没关系。

2.为什么发生冲突总会有人艾特我,要我主持公道? ???

3.这周的线上活动没人参加,本来很难过,但正好空出了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想论文,没有那么难过了。

4.由于我不喜欢线上活动,所以没人参加也正好。 ???

5.我决定了:等我的论文有很大进展之后,再来想读书会的事。

06 自我认知

1.作为一个爱计划的人,很讨厌不确定的状态。因此我每次用的策略就是转移注意力,忘了这个事儿。 ???

2.除了编辑,可能也适合做活动策划。 ???

3.没有分心,感觉看得很快,也看了45分钟。 ????

4.先打造小而美。 ???

5.换季容易皮肤过敏。 ?

6.爱给自己找借口,明明是效率低,非说是因为事情太多。

7.由于我不喜欢网上聊天,所以不管是别人的社群还是我自己的社群,我都很少讲话。 ?

8.晚上睡前躺在床上就开始控制不住地思绪纷飞。

9.回顾我今年的看书情况是主题阅读,有一条主线计划,穿插若干个副线计划。 ???

10.可能是被这个社会所影响,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很容易浮躁,做事总希望能够快速出成效。但实际上需要慢慢来。每天坚持最重要。

11.对自己真无语了,睡前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个小时,难以按耐住内心的兴奋,半夜起来设计海报。

12.好纠结啊,同一领域的书看多了之后有一点厌倦,但看其他领域又得从头开始。

13.开学第一周,在新的环境下有很大改变:做到了先洗漱,11点之前上床(但没做到一上床就睡着),开始看论文,让生活作息固定且有规律。

14.现在开启游戏人间心态,想做啥就去做,成功了增加成就,失败了增加经验,问题不大。

不给自己太大压力。

最重要是玩得开心。 ?

??

07 读《社会心理学》感悟

1.攻击的影响因素:

媒体影响3: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的影响:

1.诱发攻击性行为。

2.引发攻击性思维。

3.唤醒攻击性情绪。

4.减少对他人的帮助和同理心。

5.对暴力脱敏。

总而言之,电子游戏的弊远大于利,需要适度、控制玩的时间。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父母应在家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鼓励玩健康的游戏。

减少攻击行为的方法:

1.用非攻击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感受和告知他人,他们的行为是怎么影响了我们。这点在《亲密关系》中沟通那一章也提到过,要多表达我们的感受。比如“你刚说的话让我很生气、很伤心”。

2.社会学习法。

(1)强化。忽略对方攻击行为,强化其非攻击行为。

(2)学习以非攻击方式解决问题的技巧。比如情绪控制策略等等。

(3)榜样示范和沟通技巧。积极地表达观点。需要注意的是,言语攻击也是攻击行为的一种。

针对攻击行为,除了用严厉的法律去惩罚,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改造我们的文化,去除那些侵蚀我们的社会毒瘤并重建我们的道德根基。

有几点想法:

1.书中提到2010年,100多名社会学家联名上述支持禁止向18岁以下的儿童出售电子游戏的法案,但最终被最高法院撤销。

让我联想起了前几天看的《正义的算法》中的案例,有时一个决策,对于个人和群体的利益恰好是对立的。对某一些人是有利的,但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牺牲谁?牺牲哪一方?通常是由掌握话语权的人说了算。

所以有时真的很难说这个决策是否正确,但我们遇到挫折时,可以多从不同立场来思考这个问题。

2.书中提到一个结论“电子游戏是绝好的老师。”

我觉得经常接触的事物都是最好的老师,都会对我们有巨大的影响,只不过有时我们没意识到,没发现而已。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不仅传递了知识,最重要的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训练了我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从而辩证看待事物。

我觉得看的书对我们的思维、认知有非常大的影响。上周参加2个活动,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时很有条理,逻辑性很强,从不同视角着手。我就不自夸啦,主要是这个书写得好,让我受到了它的积极影响。

可能我爱深度思考的习惯也是受这本书的影响。

以后也要多看这种高质量的书籍。

2.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1:接近性

(1)物理距离近,有共同的接触场所。易得性。

(2)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3)曝光效应。熟悉导致喜欢。

有一个有趣的结论:我们通常会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包括与自己长相相似的人,与自己有关的城市。也称为内隐自恋现象。虽然很微妙,但的确是一种真实的无意义主观偏见,用偏爱这个词更准确。

我觉得偏见的反义词应该是偏爱。

因素2:外表吸引力。

1.婚姻中会出现匹配现象,即双方各个方面都势均力敌。

2.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

第一印象很重要。

影响社交的关键在于你对自己感觉怎么样——你是否接纳自己,是否喜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利用自证语言。别人自然会喜欢你。

3.真正的吸引力是完美的平均。

常会出现“对比效应”。

我的想法:

由于之前看过了《亲密关系》,所以看这一章会比较熟悉。看完之后我觉得得多注意自己的外表。

文中提到“外貌很重要,第一印象很重要。”我觉得学识和才华也很重要啊。重要的东西太多了。

3.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3:相似性和互补性。

相似导致喜欢。

综上所述,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接近性、吸引力、相似性、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以及其他的回报性特质。

爱情的种类:激情之爱和相伴之爱。

我的想法:

1.书中提到对立者并不相吸。但在《亲密关系》中提到,我们有时会被拥有期望特质的人所吸引。所以看书需要多看几本,不同书对同一观点会有不同看法。

2.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保持真诚和坦率至关重要。

3.我们对于批评更敏感、缺点比优点更有影响力的原因是:对于生存来说,坏事变化要比好事变好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更大。

消极事件的力量或许正是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的最重要的原因,为了克服个别消极事件的不良影响,我们的生活需要更多积极的事情,而不是消极的事情。

所以要多关注、留心并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4.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

1.依恋。

2.公平。体现在投入和所得成正比,双方资源平衡。

3.自我表露。

表露互惠效应:就像跳舞一样,我表露一点,你也表露一点。

讨论更深入或更实际的话题。

表达欲在一段关系中至关重要,意味着能够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

对于关系的维持:

1.任何关系都需要经营,关系是一种建构,如果没有得到维持和改善,就会随着时间而衰退。我们不能简单地期望爱情关系会像建筑物那样保持自身的稳定,我们有责任创造我们爱情关系的最佳状态。

2.减少抱怨和责难,增加肯定和赞同,腾出时间表达彼此的观点。

我的想法:

1.我就是书中所说“促进成长”的听众,是非常好的倾听者。

2.想起了我之前的想法:我对一段关系的满意程度取决于能做多大程度的自己。

3.在满意的关系中,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之比至少为5:1。

4.等我成熟一点、闲一点的时候再来谈爱情吧,先从朋友做起。

5.产生利他行为的原因:

1.社会交换:

相信好心有好报,会获得内部和外部奖赏。

当发现他人的坏心情会引发利他行为。

当自己心情好时也会出现利他行为。

2.社会规范:

互惠规范:有来有往。有好心有好报。

社会责任规范:给予他们应得的。

3.进化理论:

亲缘选择:相似性,接近性。

互惠:直接互惠和间接互惠;

群体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这一节频繁出现了互惠这个原则,在上一章亲密关系中也提到过。看来是应用很广泛。

今天又莫名地不想看书了,俺也不知道为什么。

6.助人行为的2个原因:

减轻自身的痛苦,道德感。

关注他人而产生的同理心,帮他人解,减轻痛苦。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1.旁观者数量:越多反而不太会产生助人行为。

(1)更少注意到该事件。

(2)对事件的解释:在不了解事情的全貌,通常不会去贸然行动。

(3)导致责任分散。

2.有助人榜样时。

3.时间压力。当时间充裕时。所以以后做任何事情尽量给自己多留一些时间,不要让自己太赶,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轻松、从容,另一方面有时间解决突发事件。

4.相似性。

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来完成,这两点很重要。

7.助人者的特点:

1.人格特质。

具有较高的同理心能力,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

但助人行为和从众一样,与个人的个人特质相比,更容易受到情境的影响。

2.性别。

在危险情境中,男性通常更乐于助人。而在相对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更乐于帮助。

3.宗教信仰。

传递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如何增加助人行为?

1.减少匿名性,避免责任分散。

凸显出个人特质,提高自我意识。如个人请求,目光接触,告知名字,预期的会面。

2.内疚感。

3.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利用诱导技术——以退为进和折扣原则,提出小请求。

4.贴上乐于助人的标签。

5.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1)去除内群体偏爱,增加道德包容性。

把全人类看成一个大家庭。

对个人更容易激发同情。

(2)树立现实中和媒体中的榜样。正面例子示范。

(3)做中学。通过具体的行为来学习。

(4)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

外部动机过强会削弱内部动机,所以给予的反馈要恰当。

自愿引发的行为,态度更持久。

(5)多学习社会心理学。先认识到那些阻止你袖手旁观的社会压力。

我的想法:

环境和情境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说着我又想把态度改变和社会影响再翻出来看一遍。

昨天大晚上刚在床上思绪纷飞,规划了接下来的读书计划。结果今天看了社会心理学之后,决定先把《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这本书看完,再来看别的。

以后晚上的想法先写下来,让他飘一会儿。

好纠结啊,同一领域的书看多了之后有一点厌倦,但看其他领域又得从头开始。

08 摘抄

来源于《社会心理学》

一个单独的个案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它不是科学研究,更好的方法是大样本进行研究。

责任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大和人数的增多而变强。

大屠杀是被道德规范所强化的社会现象。

在战争最残酷的是,它强迫人们集中在一起,干一些就个人而言谁都很反对的事情。——艾伦·凯,《战争,和平和未来》1916

在一个有害的环境里,与群体的相互作用会将个体的攻击倾向放大。

如果能营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人们在其中能感到自己作为有价值的人被接纳,那么这些不幸的生活模式可能就会减少。

内隐自恋尽管很微妙,但的确是一种真实的无意识主观偏见。

如何教育人们尊重和欣赏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尊重和欣赏差异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主要的社会挑战。

消极事件的力量或许正是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的最重要的原因,为了克服个别消极事件的不良影响,我们的生活需要更多积极的事情,而不是消极的事情。

事情总是这样发展的:你不知道你拥有什么,直到失去。——琼尼·米歇尔《黄色大出租车》1970

亲密的自我表露,也是相伴之爱所带来的快乐之一。

爱情的精髓:两个自我相互联系,相互倾诉,从而相互认同;两个自我各保持其个性,但又共享很多活动,为彼此的相同之处而感到愉悦,并且相互支持。

自我表露可以如此轻易地帮助个体建立对他人的亲密感。

激情之爱本身就是一种不清醒的陶醉。——罗伊·鲍迈斯特《生活的意义》1991

真正能够预测婚姻危机的因素是冷漠、希望破裂和无助。

利他主义:在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积极思维往往也更可能带来积极的行动。

互会在那些小的与外界隔离的群体中能最好地起作用。

稍微体验一下别人的感受,这样有助于增加同理心。

痛苦和同理心通常共同起作用,促使人们对危机作出反应。

提升个体的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就能够提高人们的助人意愿。

从众似乎也更容易受到情境的影响,而不太受那些可测量的人格特质的影响。

“去个性化”会使人们的责任感降低。

感到内疚的人会以行动来减轻内疚感,并维护他的自我价值感。

利他主义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去除天然的内群体偏爱,比如亲缘喜爱或种族喜爱,而扩展我们关心他人福利的界限。

亲社会的电视榜样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反社会榜样的作用。

一个意外的褒扬却能令人感到胜任和有价值感。

成为英雄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那些能够阻止你袖手旁观的社会压力。


全文6365字

#头条创作挑战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