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读后感500字五年级,小兵张嘎读后感500字五年级优秀

我是一个纯理科生,近些年来不知怎的却喜欢起文学和历史了。这或许是受大环境影响,毕竟国学热的兴起以及国人对文化自信的认同是有目共睹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我,少时生活中充满了红色教育和激情澎湃的运动口号,没接受过太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课本中多是领袖语录和当代英雄事迹,如:邱少云、黄继光以及包括向秀丽和欧阳海等;文学家知道的也不多,如三个伟大的鲁迅和主旋律赞美型作家浩然;历史故事仅限于知道《东郭先生和狼》和愚公移山;有了批林批孔运动后,知道了古时候有一个叫孔老二是个坏家伙,思想很封建、很反动;批水浒时知道宋江是个愚忠的软骨头,把晁盖带的一团正气的梁山好汉,搞的死的死、亡的亡,最后投降到昏君当政、奸臣当权的朝廷,令我辈红小兵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会儿可看的电影也很少,有电影版的八大现代京剧样板戏,还有就是新版的《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以及反映农村题材的《艳阳天》和《青松岭》等,记得电影《侦察兵》那是最好看的了,看了不下几十遍,连部分台词都能背下;曲艺作品也有,像马季的描写中国援助坦桑尼亚修铁路的相声作品《友谊颂》和快板书《奇袭白虎团》;广播电台经常播放的歌曲也很多,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列入红色经典,像《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等歌曲,另一类现在已经很少听到的语录歌等。

到了七十年代末,文化复兴。更多的文艺类型和文艺形式的推出,好多老电影、传统戏剧的复映,文化生活就更丰富了。像《小兵张嘎》《山进山城》等好看的电影枚不胜举;每天播出的评书联播节目让我们认识了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他们的节目是我们每天中午的期待,通过他们才知道有更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歌曲那就更多了,十大群众喜爱的流行歌曲,每一首人人都会唱,那时的李谷一朱逢博,郑绪岚比现在明星红到那去了。像《洪湖赤卫队》、《红珊瑚》和《长征组歌》里的每一首歌曲,到现在都经久不衰,是老同志合唱的保留节目;国内外优秀小说再版,加上一批新作家的新作,使得那时《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杂志手手相传。优秀的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就太多了,四大名著自不必说。《说岳传》、《封神演义》以及新作《第二次握手》、《穆斯林的葬礼》和《绿化树》等耳熟能详,人人抢阅。

那时初中的教材还都是各省、自治区自行编写发行,到了应该是一九七七年,从初中一年级开始逐年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毕竟全国统一教材考虑到全国东南西北各省份的教育水平,质量还是很高、很全面的。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古代经典诗词和优秀文章。例如,聊斋志异的选篇《狼》和摘自左传的《曹刿论战》等。现代散文有碧野《天山景物记》和茅盾的《白羊礼赞》等。着实陶冶了我们一把小小的情操。

我天生偏科,对文科科目兴趣不大,理科各科成绩都还不错,更喜欢数学。虽然英语成绩差点,但毕竟高考仅占总分30分,所以高考总分自然不太受影响。这让现在那些偏科学生羡慕不已吧。

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毕业后教的也是数学。从教十多年如果不是其他原因又从事过多种行业的不同岗位,大概率就这么几十年教下去直到退休了。经历复杂而又岗位多样,学的技能和知识就不少,但近年来发现自己最缺的、最喜欢的竟然是文学和历史。开始是买了几本以《明朝那些事》为代表的那些事、那些人等系列网红文学作品,算是凑个热闹,不曾想却成了启蒙。几本读下来感觉余尤未尽,又自选的几本来读,看着看着总感觉是他人之言,艺术加工过多,缺乏历史真实感。于是改变思路又看了些白话版的《资治通鉴》和《左传》等。不是不想看原著,真是文言文基础太差,只能先将就着看些简单的,再慢慢看原著。这样看得多了,就会有两个感受。一是越看越觉得自己看的太少,知道的太浅,也就越想看,于是频繁买书,耗资巨大。二是看得多了,不知觉中就喜欢写,至少写点读后感什么的。写归写,可看归看,没有观众只能自己看,但还是有写的冲动。这不,你看到的这短文,就是拙作。

老有所依,老有所爱,老有所学,学无止境,乐在其中。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