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造句子,仅仅造句子二年级

(06-01)纯真年代

题记:标题我引用的是一部电影的名字,电影恰巧讲述的就是我们年代的故事,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导演是和我一样的怀旧患者吧!若你也恰好是80,90后,那么我强烈推荐你看看,一定会勾起你太多太多的回忆,若你是00后甚至更晚的10后,看不懂我所描述的,看这部电影可做参考。

1997年九月某天,不知道母亲用什么样的手段,威逼利诱都用上了吧?又一次把我哄到了村子的小学直接上了一年级,还是原来的那些同学,我依然记得他们的名字:李庆,程雪强,高方兴,布英吉日,巴音花,范琳琳,张小丹,屈荡荡,阿拉提别克加我共计10名学生。说起来挺逗的或许只有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理解的是我们全校总共加老师才不过50个人,六间教室两个教师宿舍。在往后的中国小学教育或许只有那些偏远的西部,云南山区这些地方才会出现的小学校吧?可在当时那个时代却相当普及,这也许才是为什么网络上有那么多的人关注支援西部的乡村教师和贫困的西部学生的缘故吧?

1998年因为没有上学前班的拼音课程因此我那一年的成绩很差(至今我依然没有闹清楚什么叫做前鼻音和后鼻音,ing和in;ong和on,eng和en的区别,真的),于是留级了,说起来那时管留级生不是这么叫的,叫什么旁听生,事实上与后来的复读生是一个意思,只是没那么文雅罢了。说起留级这事让我难过了整个小学,说起来倒也不觉得怎么丢人就是感到很没面子,一直到了上初中我才渐渐淡忘了这件不光彩的事情。至此,我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小学同学:张力强,徐建平,崔东亮,巴依尔,我5名男生;晏艳,许婷,乌云散,程雪丽,屈美美,巴音花,许一帆;共计12名同学,巴依尔,许一帆是后面来的,从此他们伴随着我走过了愉快而难忘的小学。

先让我记录下我们那时候学习的主要功课吧,我想未来的孩子们很有必要了解我们那个年代小学是如何度过的,而不是仅仅像我们这一辈听老一辈讲故事而没有文字的记录和依据。当时我们主要学习的大课有语文,和算术,小科目想必后来者听都没听过:思想品德,社会,自然,美术,体育,音乐,劳动等。思想品德主要讲的是如何尊重家长老师,如何与同学相处啊,什么拾金不昧啊再举上一些例子让我们去学习;社会呢就主要讲些什么民族大团结啊,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啊,他们分别是什么民族啊,主要分布在哪几个省啊,这些省份的简称叫什么的一些知识;美术,体育,音乐这些科目主要是那些身兼多职的教师带我们围成个圈玩丢手绢罚唱歌或表演节目,画个小方块房子,在操场上踢足球(就是那种一帮孩子抢一个足球提毫无秩序的乱踢)带着我们瞎开心的科目,至于劳动这个科目每个星期只有一节就是每周的大扫除,通常会是在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也不知道它能不能算是一个科目,但是课程表上就是这么写的。

那时候所玩的游戏是永远不能被忽视的,很多年后的某一天(应该是高中)我再一次与小学同学程雪建聊起来的时候他神采奕奕激动的表情告诉我他也很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很多人很多事只有经历了才知道那是多么的令人怀念……我想我有能力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那个年代简单粗糙却抚慰了一代人的游戏,不仅仅是为了给后来者讲述下我们那个年的游戏场景,也是给自己这一代人美丽的回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我都会记的很清楚,可能会显得很杂乱但绝对真实!

那时候我们玩的最多的游戏应该是一种用两张纸折成的四方形的纸牌,我们管它叫四角,这与通常人们所玩的扑克牌有区别,因为四角是用来放在地面上打的。其实这种纸牌与后来的孩子们玩的那种圆形画了很多图案的牌类玩法是一样的,就是把自己的纸牌平放在地上另一个人拿着自己的纸牌用冲,砸,扇等方法把对方的牌打翻就可赢得对方的牌,若没有打翻则换对方再用塔自己的牌打我的,打翻了取走我换新牌,没翻继续则又换我来打他的,如此反复击打直到有一方的四角被打翻面才算游戏结束。如此简单的游戏却成为了我们那时最来劲的活动,不知道那时有多少同学冒着回家挨骂的风险与对手大战n百回合,反正那时我的书包里塞满了四角,每每都是太阳落山才回来家然后点着油灯(用清油倒在碗里引一个棉花线,就是拉布鞋底子的线做灯芯)写作业到深夜。

还有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做攻城,这是一个攻防游戏,也是我们这个年代孩子接触到的最早的攻防类游戏。通常我们会在大场(晾晒麦子和玉米油葵的场地)划出一个对称的图案,两边各有出口和一个方形的格子并带有一个弧形的口子,算是整个城堡的核心部位了吧!我们往往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两部分来进行游戏。游戏规则是不管用什么方式方法去突破敌方的城堡,这就是用脚或者是手触摸到那个弧形的角落即为胜利!那个年代这个游戏火爆了,当然那时我们也付出了常常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就是把衣服扯破甚至是胳膊拉伤。原来我们要攻占城堡就一定要通过那个“羊肠小道”必定经过敌人的防守区,为了不让敌人拉走当俘虏我方的人便用力往回拉,或者是袭击小道上的人往往拉不出来,便几个人一起,哈哈~这个游戏锻炼了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的力量,速度,和勇气!其实我想记的更清楚些可是过去了太多的时日,已经到达了能力的极限。还有一个游戏很类似于这个游戏,不知同一时代人还会记得否?海陆空!不同的是这个游戏分为三波,分别是海军,陆军,空军。游戏的图案是一个大大的“回”字,陆军坚守在回字的中心,海军则守在大口和小口的轮廓内,空军则在回字的外围可以飞来飞去的在陆地和海洋之间,颇为潇洒,规则与攻城是一般的,好像不同的是攻城捉下的俘虏可以被同胞救走,而海陆空也是一旦捉到拉出要守护的区域就示为死亡。很古老很有趣的游戏,陪伴了我们这一代度过整个童年……

那时候的游戏当然不仅仅局限于这几种了,还有沙包,键子,弹珠,跨大步,贴鼻子,臂士,我们要求一个人(参考歌曲《机器铃,砍大刀》),陀螺,皮筋,电报,抛石子,折飞机,放风筝……其中沙包可以有很多种玩法,两边站人砸中间像个猴子一样躲避的一排人,砸中了其中任何一个则下台,也视为死亡,而猴子果能够空中接到拦截住这个沙包就能救活一个同伴,当时有的玩法现在自己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抱歉,我的记忆中就是这种玩法印象最深;毽子和皮筋是女生的最爱:马兰花,跨大颈(有的厉害的女生能跳跃到脖子的高度,很是佩服!);毕士大约是我们新疆特有的玩物吧?用羊骨头腿粗关节处的一块接近长方体的骨头,有很多孩子也用废弃的麻将代替,对着墙壁扔谁扔的距离墙壁最近谁先拿起这块毕士然后敲击另一块,若敲到则约定好能够在第三下将其推出原来位置多少步(以个人脚步为准),如果足够则赢,如果不够则换对手继续如此反复进行,时间太久了,我也只记得大概,感觉自己记错了;我们要求一个人,这游戏名字一直感觉怪怪的(大概是游戏的传播过程中名字被修改了吧?),直到听过一个80后写的歌曲《机器铃,砍菜刀》后看了评论才知道竟和我们的这个游戏是同一款,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游戏者自由组合分成两队,面对面手牵手站成两排平行线,然后一队同时大声喊着:我们要求一个人,对面也会大声回复一句口号(具体我忘记了),最后一方选择另一方队员的名字,另一方则会出战,用力的冲撞对面手拉手的人墙,冲开了则可以选择一名带回自己的队伍,反之若冲不开被拦截则被扣留下来,这游戏蛮费胳膊的,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胳膊脱臼;抛石子我想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吧?五颗大小均匀的石子抛在天空一颗,同时迅速的抓另一颗,依次抓完了四颗再抓两颗的,三颗的,四颗的等等玩法。

写了那么多,想想真的有些繁琐累赘,不过我之所以想写的详细点是担心有一天这些古老的游戏渐渐的从这个世界消失,那样我会感到很遗憾!现在的孩子拥有电脑,手机,iPad等等高科技娱乐工具,但是决计没有我们那时多人参与的快乐,而且我们的健康的身体也随着我们在室外泥土里摸爬滚打锻炼出来了……

当然此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电子游戏产品那就是游戏机,也有人称之为学习机,就是那种可以插上一块黄色的外壳里面包裹着一片薄薄的类似电路板的游戏卡,事实上我也不知道那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或许是最原始的程序储存设备吧?我记得那时我第一次看到这种高科技的时候是在2000年在我家河对面的吴二运大哥家,当时我看着大哥可以通过一个手柄控制着电视里的小人做着各种动作,非常神奇。我若不说它的外观,很多人在脑海中无法勾勒出它的样子吧?其实它是一个电脑键盘,键盘的前面中央有个插口可以用于插游戏卡,然后连接2根线于大屁股的电视机的机器。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有《魂斗罗》,《坦克大战》,《顶蘑菇》,《冒险岛》,《拳皇》……相信和我一般大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简单说下这种机器的操作方式,手柄分左右各四个键,中间两个复杂选关,或者主菜单,左边的四个键盘负责控制游戏人物或是机器的上下左右前后,因为那时候游戏全部是二维的有俯视图也有侧视图;右边的。四个键属于动作键,它可以控制人物做各种动作,比如。说坦克发射子弹,人物踢,弹跳,或者投射斧头(冒险岛)还有《拳皇》里面的摔,击,扫腿各种复杂的大招还需要右边这四个键盘迅速的组合才能完成。那时的高科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在做梦都幻想着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游戏机,当然那时候美其名曰:学习机,可是有谁真正把它当成学习的工具了?试问那个年代的男孩子有没有人敢大言不惭的承认。学习机,当然,发明这种机器的人想法是好的,现在想来也许是为了普及电脑而制造出来的一个过渡铺垫的物品吧?同样的卡,不同的是学习卡里程序是用来让你练习熟悉键盘上的24个英文字母的,电视机屏幕上出现许多的小船的旗帜上标有各种字母,大写或者小写,你按照出现的字母敲击键盘上的相应的字母便会有一枚炮弹击中船只。可是那个年代的我们有谁会在学习这个?想想这不到15年的光景,社会发展的是多么的快,那些发明学习机的厂家多数已经改行或者倒闭了了吧?大约是五年级的4月份吧,为了能够也拥有一台学习机我和母亲做出约定:我每天放学去捡羊肚菌(一种外观长得很像羊肚的食用蘑菇,据说药用价值很高,当时河坝树林里很多)以市场价低一半的价格卖给母亲,母亲再卖给别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买了一台名字叫(好娃娃)的游戏机,插在我家那台当时还算不上是古董的17寸的黑白电视机上玩的开心,甚至可以忘记白天黑夜。

父母亲是不允许我和姐姐看电视的,一直觉得遗憾的是有一年正在播放《还珠格格》而我家那时只有一个17寸的黑白,而且信号超级差,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做闭路电视,我家电视天线是用一个自行车圈信号线挂在一根高高的木头,信号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每天放学我和姐姐都会去村上的李庆家找个借口在他家多待一会儿为了能在9点的时候看上一集这部连续剧。一直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和姐姐在他家的后窗前踮着脚看他家的彩色电视机羡慕不已,从窗台到他家的电视柜大约有四五米的距离,很远但看的很清晰,姐姐硬是要拉着我回家,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现在回忆起不知道是一种心酸还是一种美好的感觉?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再通过网络去观看那部完整的《还珠格格》,或许有些记忆的碎片只有自己才能拼接起来吧!有一部《荆轲刺秦王》的电视我完整的看完了,看的方式有些特殊,那时候我的寝室在客厅的对面,这就是父母亲把电视摆在了我寝室的门正对面,恰巧这扇门中间又有一个大拇指大小的洞,于是每天父母吆喝我去睡觉的时候我就躺在床上看着倒印在墙壁上的画面,配合着隔壁声音一样可以看电视!那时也不懂什么叫光的直线传播,因为早早就有了这样的经历所以我的初中物理成绩才不错的吧?哈哈……说笑下了!当时很火报的连续剧有《粉红女郎》,《穿越时空的爱恋》,《我这一辈子》,《蓝色生死恋》,《情深深雨濛濛》,《流星花园》……很多我都已经记不得了,反正有不少的韩剧,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肥皂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候电视剧播放的时间通常在晚上九点,而且药品广告播放的时间可以与电视剧时间等同,仅仅能够接收博乐市或者温泉县的电视台,这让我们也没有选择,于是,每家每户都乐此不疲的欣赏这来之不易的电视。

最让我们这些孩子快乐的事情理所当然的就是每个周六周日的12点整可以看两集动画片了!在那个年代,中国自己的动画产业并不发达,所以日本的各种动画片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奥特曼》系列莫属,《七星龙珠》,《数码宝贝》《聪明的一休》,《铁皮阿童木》都是在那个时间在我们童年心底扎下了根。

如果说那个年代给我留下声音上比较深刻的记忆的话我自然会想起一件东西来,那就是收录机,时常怀念那时候一边赤脚在农田里与父母做事一边听广播小喇叭节目: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随后就是一个电子琴的一段很悦耳的声音)接着就是郑晶姐姐的甜美声音:小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郑晶姐姐……很多年后的某一天当我无意间再次听到小喇叭广播的时候,相同的旋律,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朋友早已经成人了,然而我们的郑晶姐姐的声音似乎没有一点儿苍老的感觉,依然是那样的悦耳美丽。每天郑晶姐姐都会给我们讲很多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她在讲故事的时候会模仿很多声音,惟妙惟肖的真的特别好听!她抚慰了多少那个年代的孩子的心灵啊……每个人都会老去,可是,记忆里的声音永远也不会老。再让我说说收录机吧,许多后世出生的孩子也许只有通过百度才能看到它的样子,它是一个通过小电动机驱动磁带转动,利用磁头(录音机里的一种电磁元件)将储存在磁带里的声音信息释放出来的一种设备,它的外形通常是一个长方体,个头有大有小,比较常见流行的尺寸大概为40×15×15厘米吧?磁带则是一个巴掌大小长方体的内部有很长一卷薄薄的灰色磁性胶带,所有的声音都是储存在这些胶带里。有的收录机具有接收广播信号的功能,只能播放音乐的叫录音机,而只能接收广播的叫做收录机。

又写的有些繁琐了,不过很多人出生的时候这两种产物已经淘汰的不见了踪影,且不说收录机,就是后面出来的mp3,mp4现在的人也已经很少使用,这是一件好事,说明社会发展的很快,但我想大家应该去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曾经在书本上看到的一则笑话:城里的孩子在学习《司马光砸缸》时好奇的问老师:“缸是什么?能吃吗?”,看起来很搞笑,但不否认的确有这样的事实,这是一种可悲的现象,我希望后来人可以多了解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

那时候母亲很喜欢买磁带,每每逛街她会在地摊上买一两盘,也不算太贵,两三块一盘,而母亲买的最多的也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例如她很喜欢的歌手:杨钰莹李谷一刘欢邓丽君,甚至还有一个在监狱里写歌又被释放在被监禁的一个《铁窗泪》歌手,名字我已经记不得了,但当时他的磁带上被留下“禁”的字,好像不允许传播他的歌曲,的确是个很有才华的歌手,父母也很喜欢他。 到现在我还记住当时印在脑海里的旋律的歌词:“抱一抱啊个抱一抱,抱的那个妹妹上花轿……”“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走了太阳,来了月亮,又是晚上,哥哥什么时候才能走进你的梦乡……”“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日积月累后母亲的磁带便有好大一箱,相声小品(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居多,好多小品反复听,都能把台词记住了),当然轻音乐和印度兔子舞这两种不同音乐形式的磁带也有不少,还有京剧黄梅……可想而知那个年代人们对精神世界上的追求是多么的渴望啊,即使那个年代物质上是那样的匮乏,而我也就是在那样的一个生活环境下慢慢长大。

这个时候的我们能读书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不过最多的书大约是那些《小学生优秀作文》,《字词句篇》(教材里配发的辅导教材)罢了。而我则比较幸运的会有被母亲从废品收购站买些便宜的书,例如说《安徒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读者》等好看的书籍。至今回忆有段画面挥之不去:我手里拿一本童话书和一个尿素(化肥的别称)袋子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很舒服的读着那一则则文字,头顶上是榆树,而被我放养的小鹅快乐的在水池里戏水,即使高阳似火,生活却十分安逸……那个时候的河坝对面的吴二运大哥总会订购《读者》,我想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时代的孩子都会印象比较深刻吧?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会去翻看中间部分的那两页,一页是笑话还有一页是幽默漫画,《读者》的确是本好书,它就像一本联通世界是眼睛,给我的童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尽管那个时候的我认得字并不多。

时常会想起小时候我们的寒假/暑假作业和那时候的课本来,是啊,2000年的那会儿我们还在上小学,每每开学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是最兴奋的事情,抱着一堆新书或许会兴奋的涨红了小脸蛋儿。兴奋的根源不是源于我们又能获得新的书,新的知识了,而是因为我们抱着着散发着油墨香味道的书有种新鲜感(很多年以后一个高中同学莫名的问我/现在的书怎么没有了油墨的味道,我恍然想起来了什么,是啊,随着社会进步,印刷业的进步而使得书越发的精美,可是再也找不到儿时那书香的味道了),一种我又长大一岁了的欢呼,多少孩子渴望着长大,每一个孩子都一样。发的新书有语文,数学可是没有英语(英语是初中才开始学习的一种科目),还有就是前面说过的一些辅助类科目,像自然,社会,思想品德……发书完毕,同学们便开始比起心灵手巧包书皮,纷纷从书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报纸,条件好些的同学则让父母买一些五颜六色带着卡通图片的大块纸张,甚至带来了小剪刀,俨然成了一个艺术家的形象。女生往往很细心,可以把一本书包的平平整整,有楞有脚的,男孩子则走个形式,马马虎虎做个样子撒欢玩去了,哈哈……真的很回味那段时光!小书包,铁质的铅笔盒,铅笔盒里装着各种文具,有两角钱一把的可以缩合蓝色的圆脑袋的小刀,有两角钱一块各种颜色又散发着清香的橡皮擦(擦皮我们读ci pi三声,哈哈,我们那会叫它这个,可是原来没有这个字,念一声),还有一毛钱一支的写出字颜色淡淡的假冒铅笔等等,背着书包走起路来一响一响的。从来都是这段兴奋,新鲜劲过了大家又回到游戏的世界,家长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好晚背着满身泥土的书包灰头土脸的回家。原来,放学之后大家一起在麦场上玩的正欢,书包,作业本撂了一地。忘了记录那会儿我们不但发书,而且还发作业本,有方格本,用作写汉字用了;有拼音本,上一行对照《字词句篇》(一本语文课上的辅助教科书)写拼音,下一行是一个米字方格,用于规整汉字的位置;数学本,一行一行的;作文本,里面全是方格格,大概是为了方便老师统计作业的字数而这么设计的吧?反正就这个本子规格超大甚至比语文课本还要大呢。暑假/寒假作业现在说起来对于以后的孩子可能觉得很搞笑,语文一般情况是这样布置的:十篇作文或者日记,多少多少篇生字词抄写并且附带拼音,组词,造句,完成《寒假作业》语文练习册,无非就是看拼音写汉字或者看汉字写拼音,再不成了就是正义词反义词填写,看图写对话……数学作业更加简单就一本《暑/寒假作业》数学练习册,什么连线选择答案啊,填空题啊,有点儿难度的大约就是最后的应用题了吧?

注:以上文字写于2012年,略修改。

小学的每一个同学那是容貌,性格我都记得很清楚,说的夸张点,与他们的相处的画面仿佛还停留在昨天,这里就不详细的描述他们了。虽然这么些年来,物是人非,大多已经结婚生子了,彼此之间联系的最少,可是我们那时的感情到现在都依然是最真切的。

绥德尔小学,始建于哪一年不得而知,拆除的日子我却很清楚:2018年4月左右,因为新建筑需要用到红砖儿,而当时我在村上的砖厂做销售,拆除它是为了建一个很雄壮的三层村办公楼(幼儿园),它的历史使命完成了,我却想大致的还原一下的原貌。

它坐落在绥德尔村居民区北边靠近责任田的边上,占地面积约三四十亩地,学校大门在南面,有三个结实厚重贴着白瓷砖的门垛,银白色电镀钢管制成的大铁门(冬天有同学用舌头舔,结果被像小狗一样粘住动弹不得,好吧我承认我就干过这事儿,舌尖上的一小块肉没了,罪魁祸首是我的姐姐……)。学校没有名字,那时候每个村子(只要不是人口太少的村子)应该都有一个小学吧?然后小学名称一般都是村子名加上小学俩字,周边的几个村子也是这样的。大门两边呈喇叭口,左右各是四个个红漆写的大字连起来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直对着大门的是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两边种的被修剪的像个蘑菇形状的榆树和未知名长不大长红色小果的风景树。沿着水泥路往前走五左右向西再走十来米这就是校园的西南角便是老师办公室了(如今成了村子的保安室,再过几年大概也会被拆除了吧),那也是当时全村最结实最体面的建筑,因为它的隔壁连接着的面积相当的就是村子的村委会。水泥路的东面是一个操场,也就是一块长宽各30米左右的正方形空地吧,操场西面也就是靠近水泥路边上中心的位置树立一根铁质的国旗杆。

与操场相对方向的位置是很多的健身器材(在我上三年级或者四年级才安置的),单双杠各一个吧,还有一个蛮高管搭建的秋千,猴梯,猴绳的器材不知叫什么,钢丝制作成的秋千当年就被学生玩坏了,其他的器材那时候的我们也是新鲜了一个学期吧就没怎么玩过了。

顺着水泥路向前走大约四十米就到了我们的教室了,一排红砖水泥砌成石板吊顶的建筑,质量在当时绝对堪称百年大计,那个贫苦的年代人们却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给学校,可见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室坐北朝并排连接共有6间,每一间面积相同约40平米,一年级到六年级各一个班,班级并不是固定的(在我记忆中我们小学6年换过三次教室)。哦,前面忘记提了这里补充下吧,全校学生人数大概不到五十人,还是加上其他小村庄没学校的学生,如当时我们班级的巴依尔,牧业队的叶奥云及其她的姐姐弟弟等人,当时我们那一届算是人数最多的了,有的甚至只有四五个学生。老师加校长不到十个吧,基本上一个老师带两三个班,而且流动性很大,基本上带一两年就换了老师,在如今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的校园,在当时那个社会大环境下几乎这附近所有的村子都差不多是这样的。

与教室并排向西隔着一个五米距离的过道有四间土块房,中间两间是老师宿舍兼办公室,最西面的那间原本是学前班的,也就是我第一次被母亲“骗”进校园读的的那间教室,后来大概因为没学生吧也改成老师宿舍了。最东面的那间面积最小十平米左右,里面有个灶台,是给住宿老师提供做饭场所。虽是土块房,可这座房子却与寻常老百姓的平房高档许多。首先它的墙面被抹了一层厚厚的石灰粉,很白很平,其次它的很高,甚至比教室还高出一大截,最后是它那锥形房顶还用了很多瓦片,很像内地的建筑。靠近老师宿舍的西面挨着学校围墙的是一间很低矮且十分不结实的危房,我们当时也叫它煤房,因为这间小房子是用于储放煤块供学生老师过冬取暖用的。有时候想想那时我们班四个男生两人一个尿素袋带上锤子,铁锹去这里面抬煤弄得像包公似的,然后彼此嘲笑的场景倒也十分有趣。宿舍的后面便是垃圾场了,说它是垃圾场而不是垃圾箱的原因是,它就是一个用红砖垒起来都没有砌的大约容积有4立方米的供学生,老师丢垃圾的地方,因为学校产生的垃圾很少(主要是炉灰,生活垃圾极少)所以在记忆里它始终没被填满过。如果我的记忆没错的话教室宿舍正前方是有一个小花坛的,一个椭圆形由匠人用砖砌成镂空形式的种花的建筑,面积约三四十平方米,高度约0.5米吧?因为当时的我刚好可以爬上去,至于里面种过什么花我已经记不得了,大概喇叭花,蓖麻花之类的吧。

一排教室的正后方是足球场,额,说白了就是东西方向各栽了两个铁质的球门面积还算蛮大的空地,大概有标准足球场一半大小吧?而且球门也小了很多。穿过足球场也就是学校的东北角围墙边上就是学校的厕所了,传统的旱厕,男女各一间红砖泥土砌成的面积很小的简易平房,记忆中除了很小的小便池就是4个供学生蹲大号的粪坑,夏天那苍蝇嗡嗡的在耳边上简直不能太欢。

以上就是绥德尔小学的大致样貌了,原本想简单记一下的却在虚晃之间写了一堆,因为我怕随着时光流转,它会渐渐地从我脑海中消失,尽量的不想耗费篇幅来描绘,已经压缩了很多。对外人来讲它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可对我来讲这些都是属于我个人脑海的珍贵记忆,若后来读字人到这里时能参考然后联想一下自己的小学的样子,果真能如此这般的话对于写字的我已经是最大的鼓舞了。

文字写着写着便不知道如何去把那些记忆碎片如何串连成一条线,想想也是……毕竟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了,虽然根据现在的科学研究人体大脑的存储能力理论上可以把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每一个瞬间,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有些记忆被永久的加密了又或者是直接被永久删除了。所以我还是按照曾经的记录原则吧,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尽量操控好时间线。

有一个画面我常常会出现在脑海中,每个教室门的窗台下都有很小一块空地(长五六米,宽不到一米八?),每到春天开学我们都会从各自家带不同的花种子播撒在里面,有的带化肥,还有的带牛羊粪,每天打扫卫生时顺带着浇一下花苗,然后到了六七月份的时候,哇!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橘黄色的叫不上名字的花很多,我能叫上名字的只有喇叭花(学名牵牛花)了吧?还有一种当时很常见如今已经没见过的植被:蓖麻,成熟后果子里面有很大颗粒的果实,听大人说那果实可以制成润滑油供飞机使用也不知是真是假。总之,红色和紫色的喇叭花给那时的我留下不一样的感觉,那种在太阳下表现出的鲜艳的颜色就仿佛是活的一样。时常下课了后同学们会围在这个小花园边上欣赏这些花朵,每个班级门口种的都有不同的,于是我们就跟逛公园似的一个班一个班的去看,那时的蝴蝶,蜻蜓,蜜蜂都很多,甚至能看到很稀有的蜂鸟,个头小的根本以为那就是一种昆虫嘛。

突然想起来几件特别有趣是事儿,必须记下来。

那几年里徐建平是数学课代表,晏燕是语文课代表,因为张力强发育最好个头最大,于是班长是他了。如今想想其实吧,那会儿职务没有太大意义,课代表基本就是收作业发作业,数学课代表要辛苦点,尤其是大概四五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高明其经常自己出题(那时考试卷需要花钱订购)然后他需要端着凳子在黑板上做板书,我们对着抄。班长的任务就更简单了,每当老师进入教室那一瞬间大声喊:起立!然后学生都会条件反射似的站直喊:老师好!也不知道这个传统是从什么时延续下来的,莫非是孔子带弟子时候就有么?反正我感觉蛮好,至今全国还都是这个传统吧,从小就能培养一个学子对老师应该有的尊重和敬畏。老师不在的时候班长会维持课堂秩序,年纪小嘛,所以只要不要闹的太过,班长一般不管的。

当时学校已经通电了,可是并没有电子计时铃,我第一见到点子铃还是在初中,想想挺有趣的,我们校园的上课铃(对,只有上课铃没有下课铃)是教师厨房门口的一棵榆树下挂着一个链轨车的大铁轮(圆形带齿的铁轮,中间有个大圆孔,七八个小孔,很重,大概有五六十斤吧),每到上课时间老师会喊一个学生拿一块石头可劲的在上面敲几下,“铛!铛!铛……”哈哈,如今已经忘记那是怎么的感觉了,总之在当时还是很有效果的,至少在学校内都是能听到的。再后来,大概是冬天吧,那个大铁轮被偷了还是怎么滴就没了,后来就换成了一个很小的铜锣,毕业前这铜锣被敲破了。

上段提到电就让我不得不又得提到这个村子的生活用电的进化史了。在我能记事的时候村子就已经是有生活用电的了,只是高压电缆输入用的是蛮落后的木头电线杆子,一个用砖砌成的坐台上放置一个变压器,路过时常能听到嗡嗡的声音,大概是因为电压不稳定造成的吧?总之,我路过听到那声音蛮害怕的。直到2000年前后才进行了线路改造,是龙王改造还是农网改造不太清楚,只是这个名称,大批的电力工人来到了这个宁静的村庄,水泥电线杆,很粗的铜芯电缆,先进的变压器,每天放学路过可以看到电力工人踩着爬杆的一种大铁圈的工具在电线杆上忙碌着,从那之后村子用电明显得到了改善,又过了两年吧?村子开始拉电话线了,电话线的电线杆是一种被某种黑色物质涂抹过的松木,据说可以防止腐蚀和虫食,再后来大概又过了几年大概到2010年的样子吧?每户人家一个智能电表,每四家一个电表箱子,淘汰了过去落后的规格不统一的电表,这也省去了电力公司员工很多麻烦,在那之前每个月都会有人上门的人拿着本本上门统计电表的用电数值,用后面的用电量减去之前的用电量来计算电费,而改造过之后的好处是用户每家一张智能电卡,提前购买充值,用完后自动断电。再后来也就是现在更为先进了,由于互联网的介入如今的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交电费了,就和交话费一样方便了。

而我家的用电历史则进化的慢了许多,这主要是跟我的那个家里村庄太远的缘故,河坝的那个家距离村庄最近的一户人家直线距离也有五六百米远,况且拉电线并不能按照直线来规划,于是最开始我们家是没有生活用电的,那时有种叫马灯的照明工具,和我同龄的人大概也没多少人没见过吧?像灯笼一样的形状,最上面有一个挂钩,侧面是椭圆体的玻璃灯罩,最底下是装煤油的器皿,器皿上面伸出一根灯芯,看材质大概是棉花做的吧?隐约记得玻璃灯罩还有两个相互交叉的小铁环也不知是起什么作用的。反正那时我家有一盏这样的灯,如今想想若是当年能够好好保存起来应该是很有趣物件,毕竟这是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的古董啊。可能是用不起煤油又或者能用清油却使用很麻烦的原因吧,记忆中这个古董是有过的,使用时的画面却不曾记得了,反而对那时清油灯影响深刻,一个小碟子(平时吃饺子沾醋的那种小磁碟)里面倒上清油(在新疆只有葵花油)然后捻一根做布鞋的棉花绳沾在油里伸出碟外点上火就是了。这个清油灯陪伴了我们两三年吧大概,反正记忆中有我和姐姐趴在它前面写作业还有母亲坐在边上拉布鞋的情景,那灯光很微弱,偶尔还一跳一跳的,可那时视力贼好,写作业完全没有问题。这种状况大概一直维持到父亲的到来后吧?忘记具体时间了,那时离我家最近的邻居是一个姓杨的爷爷家,他家有七八个鱼池,要拉点必须经过他家的鱼池,从我家每隔三四十米左右栽一棵杨木杆,用铝芯电线扯了二十多根杆子终于链接了电源。即便如此,家里用电的功率也不能太高,因为铝芯电线很细且距离太远导致电阻增大损耗太多电能,好在当初家里也只有几个60瓦的白炽灯,后来父母“创业”期间买了一个磨浆机(做豆腐)勉强带的动。

每到春天因为泥土的松动电线杆和电线都会不堪重负的倒下或者断掉,于是父亲总会扛着梯子让我带上铁锹挨个加固,为此我还“偷学”了父亲检测电路秘密技能,他从不用试电笔,而是拿一个两根头用胶布缠好钢针的铜线(因为比较软)连接着的白炽灯,他会先从掉在地上的电线开始排查,用针同时插入电线中,若灯亮则村庄方向的线路是有电的,若不亮他就会用一根钢针插在地上,再用另一根分别去试那两根电线,如果其中任意一根使灯亮起则代表火线未断,地线断了,需要继续向前查找。如果两根线都没能让灯亮起则代表火线必然断了,地线未知,还是需要向前继续排查,有时还需要把原本树立这的杆子挖开放倒,最后在有电和无电最近的范围内找到伤口结上或者直接拿废线换掉。当时的我不懂觉得好神奇呀就问父亲,父亲神秘的告诉我:“地线就相当于是大地啊!”后来上初中学了物理才知道懂得原理,但对父亲还是很是钦佩的,因为我家的那个环境即便是有电笔或者是先进的万用表等电子仪器也不如父亲这种方法排查快,为什么呢?因为铜芯线外面包裹着一层线皮,其它仪器必须要接触金属才能显示结果,而父亲这种方法最简单最快捷。

记忆中那个年代常常停电,有时是自家线路原因更多的是整个村子集体停电,大多是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某个时辰,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备上几根蜡烛以防不时之需,而今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会偶尔突然停一次电会给人们一种神秘继又开心的感觉,若是提前给通知因为电力检修停电区域的话连那种神秘感都没有了。

既然已经狗拉羊肠子越拉越长了(新疆谚语吧算是),那我就干脆再多扯点罢,再来讲讲手电筒的进化史,谁让我又不经意间想到了呢?唉……忍不住,感觉跑题太多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带电筒的功能了,所以很多人已经忽略了它最初的形态和作用,可能有人会说:“手电筒不就是给人照明用的吗?”可以说对却也不对,在那个年代手电筒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照明,它的作用可以说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在我眼里手电筒的进化史也就分三步:干电池,铅酸电池,锂电池,可我始终舍不得丢失有关它们的形态和记忆,只能任性的把它们描述下来了。最早的手电筒就是很多手机上图标的样子,可试问读到这里朋友们,真正的实物你们见过吗?讲真,我都有十多年没见过了,直到前年母亲神秘的跑到我房间让我看一个好东西后我欣喜若狂的收藏一把,虽然已经破旧不堪我却视若珍宝,那是她从村子要拆除的老房子捡到的知道我喜欢收藏老物件就拿回来的。那是一种外观银白色的,材质是电镀白铁皮的,包裹着三颗大号干电池的,头上有圆形平面玻璃内部有小灯泡中间有红色点动开关及前后推动定位关,尾部有带金属弹簧和挂绳孔电池护罩(印象中,护罩上一般会印一个熊猫)的照明设备。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把,常放在床头或者枕边取用方便的位置,它的工作除了时常夜里照明用,还有晚上浇水照明或者赶夜路,黑暗屋子里处寻找东西时会用到。这种手电筒的缺点在今天看来有很多,譬如功率很小,亮度太低,续航能力太短,而且体积较大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电池不可以循环使用。可是在当时它套用赵本山小品里的台词却是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家用电器”。第二代照明工具大概不能叫手电筒,可就是它完全取代了手电筒的位置,那时我们通常叫它矿灯,大概是煤矿工人使用后普及到民间的原因吧?说白了它就是个小型的铅酸电池接了一个开关外加一个功率大些的小灯泡。它之所以能够取代手电筒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电池可以循环使用,也就是说它可以充电。其次它的功率比手电筒大些,亮度更高也照射的更远些,最后它还有一个附属的功能,可以给小型用电设备供电,比如说收音机,小功率的录音机(随身听)等,记忆里初中四五月份我跟父亲就是背着它去河滩拣狗鱼(新疆本土的一种鱼,类似于内地的泥鳅,只是没有那么长的须,炖汤喝特别香)拿到街上卖了钱贴补家用的。当然它的缺点也很多,比如体积大所以特别沉,初代铅酸电池使用寿命很短,虽然可以反复充电却也只能使用半年左右。当然,因为铅酸电池的应用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产品,比如更小型的铅酸电池手电筒,随身电源(类似于如今的充电宝的作用,只不过当时充电设备主要是收音机和随身听,一般在田间地头使用或者学生)还有商人用的自动播放的小喇叭。再然后就是锂电池和LED(发光二极管)的普及将前两者彻底的踢出了历史的舞台,LED自不必多说,节能,环保,体积小……锂电池最初是应用在手机上的吧?因为体积小,寿命长,密度大,电压高,轻巧等优点被广泛推广也正在逐步的将老式电池挤出市场。两个优秀的发明组合在一起便是如今老百姓家中最常见外出,工作时使用的照明设备了,当然它被设计已经更为人性化了,不需要再手持了而是可以带在头上,就是现在我们最常用的头灯了。

此处一个捂头的表情,感觉自己总会写着写着就跑题!明明是要记录我的小学生活的却因为一个画面牵扯出了一堆无关的物件,实在该打!继续来说我的小学叭。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