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广告文案经典用语,地产广告文案经典用语短句

地产广告圈有句话叫“十广九骗”,形容虚假广告泛滥成灾,什么臭水沟形容成河岸水系、绿化草地形容成城市公园之类的虚假广告早就被网友们编成各种梗在网上到处传播。

自从《新广告法》落地之后这种现象“似乎”得到了遏制,但实际上大量的开发商仍然雇佣了一批玩弄文字的高手大玩擦边球游戏。

今天就给大伙揭秘几个在《新广告法》落地之后的新型地产广告“骗局

之所以给“骗局”打上引号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手段是利用文字手段形成错觉效应,虽然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消费者上当,但还是无法将其手段归类为骗术。而且这类手段十分隐秘,不是玩弄文字的高手很难发觉。

“骗局一”:毗邻名校

自从《新广告法》明确将“学区房”列为广告违禁词之后,“学区房”这个词语确实从广告中消失了,但是“聪明”的开发商却想到了另外一招,不让说“学区房”,那就说“离好学校近”来替代。这就利用了人们的一种文字错觉,通常人们理解离好学校近,那就是在学校划片范围内。但实际情况是每个学校的每个年段都有容纳学生的上限,这个上限是5个班就是5个班,是8个班就是8个班。而好学校的每年招生基本都是满招的情况,因此作为一个新建成的小区,即便离好学校再近除非幸运地碰上学校扩招的机遇,不然是很难在好学校原有的划片区域内分一杯羹的。所以说离学校的距离是一回事,学校的划片是另外一回事,两者之间是无法直接画等号的。开发商就是利用人们对于文字的这种错觉达成自己的小区包装成“学区”的概念。

“骗局二”:规划配套

我们经常在开发商派发的海报中看到一张叫【区位图】的地图,这张图上会在开发商的项目周边标注一些规划中的配套。然后当你去售楼部的时候销售也会跟你介绍说政府在小区周边规划了很多配套。这些话乍一听,政府规划的,很靠谱啊。但是实际上开发商还是利用了文字错觉和信息差。

首先规划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建设计划,政府的规划就是地方政府对于未来地方建设的一种计划,而既然是计划就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进行变更或者调整。

其次开发商拿来使用的规划大多数是提案稿或者征求意见稿,这类规划提案稿或者征求意见稿主要是地方政府初步提议或者初步确定的规划稿件,也就是说这个规划稿件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是就被开发商大肆利用宣传。

最后我们还经常在报纸或者新闻媒体上看到一些关于新规划的“新闻报道”,但是实际上这些都只是伪装得十分像“新闻报道”的推广软文。甚至部分开发商还会专门邀请专业记者专门“润笔”“挂名”这类推广软文。

开发商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借助“规划”一词进行文字错觉的误导,同时利用很多人不了解提案稿、征求意见稿及最终成稿之间的信息差别,进行错误的引导。

“骗局三”:大开背景

编造大牌背景是许多小开发商惯用的套路,像早期的许多香港开发商之流,就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的套路。但是近些年来,这些小开的套路也都进行了升级,开始“伪装”成大牌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领域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是较为庞大的,特别是在土地价格日益高涨的时代,因此开发商之间也开始合纵连横的抱团合作,搞出了合作开发的模式。

许多小开也从中看到了机会开始纷纷和大型开发品牌开启联姻。这种合作看似很不错,大型开发品牌获得进入下沉市场的机会,小开品牌傍上大牌也提升了影响力。

但真实情况是小开出土地、出资金,大开出品牌、出产品系,关键的是项目的施工建设把控环节还是小开自己来,换句话说这样联姻合作之下的项目除了品牌是大开的之外,剩下的和小开自己开发的没啥两样。

人们在买房的时候选择大品牌开发商,本质上是相信这些品牌,相信他们的产品品质,但殊不知这些大牌只是品牌商誉的注入合作,并不代表项目的产品就是大牌的产品。

这种“骗局”多常见于三四线城市,大家只需要在购房之前多留个心眼,好好地查一查开发商的注册资料还是很容易能发现端倪的。

今天跟大伙揭示这些“骗局”只是希望大家在买房的时候能够擦亮自己的双眼,毕竟大伙买房都不容易,万一上当受骗,悔之晚矣。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