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观察日记四年级,绿萝观察日记四年级300字!

2021年10月12日星期二,雨天。我想把店里的绿萝拿到门口淋雨,发现有两盆绿萝的叶子有点发黄,还不是那种蔫吧枯萎了的那种黄,就有点纳闷。过了一会,走进房间,发现放那两盆发黄的绿萝边上有一盆黄色的塑料花。难道刚才那两盆绿萝的黄色叶子,正是他们受着塑料花的影响而变成的伪装色吗?

突然间,脑海中出现一个疑问:难道植物也有思维,也会伪装自己吗?

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想要写的,我也不是植物学家,也不能乱说。但从植物的伪装色,我突然间,想到动物界乃至人都是具有伪装色的。

动物界比较出名的伪装动物是变色龙,章鱼,他们会根据周边的环境和色系,来改变自身的颜色,以求跟周围色达成统一。章鱼更过分,除了伪装成环境色以外,还会学习和模仿周边生物的样子。他们的伪装色无非就是两种功能,一个隐藏,一个捕食。都是适应了生存法则后的优胜劣汰,这也是合乎食物链的弱肉强食。就像高等动物一般都是胎生,一胎最后也就几个,但是低等的动物,基本上都是卵生的,因为不能保证后代全部能长大,即使长大了,也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所以为了繁衍,必须以量来取胜。所以说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有他自身的道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的眼中,一切都是平等的,只有保持一颗平等的,正直的心,才不会被世间的情感,喜好而左右,做到不偏不倚地淡看沧海桑田,笑看云起潮落,这是一种大智慧。就像我们管理一个小家,小单位可以感情用事,把个人的喜好凌驾于客观存在的真理上,但是如果是个大家,大集体的管理者,就不能厚此薄彼。因为实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不会随着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即使能“人定胜天”,也是偶然的,昙花一现,不会长久。因为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拥有他本身的价值和生存条件,有他的必然性。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在自然面前,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只是浮云。就像人的童年,青年,壮年,老年,都是有他的自然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才是最高价值的体现。

我们把伪装色再引申到“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来看,也是拥有他不变的定律。人自古都是一个群居动物,因为人类最早的穴居人,是因为生产力不发达,抵抗自然界的凶禽猛兽和天灾的能力较差,只能抱团取暖,以求生存下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拥有了工具以后才会去建房子,也是以部落的群居状态生活着。群居也是从众的一种变现,因为群居能更大地保存有生力量,这也是我们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形成原因之一。

我们人类论力量,比不过熊和老虎;论速度,也不过鹿和马。自然界逼着我们去开发大脑,用智慧去弥补身体上的劣势,工具的发展更好地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在现如今的社会上生存,也是脱离不了自然法则。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集中居住模式,单一的自给自足模式,已经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来,逼着我们去适应当下的社会形态。

从众就是生存法则之一,在有限的活动区域,社交场合中,找到有共同爱好,三观一致的人。说好听是找到知己,说白了就是从众,人群的数量和社会地位决定着这个圈子中的安全度。也就是说从众的最原始动机就是缺乏安全感。在一个固定的圈子中,为了可以永久保护好这个圈子的存在,圈里的人,就可以了延伸,在道德上,精神上,物质上给这个圈子添砖加瓦,让他可以抗拒更大的未知风险。宗教,国家,这种意识形态就在这种原始基础上加以产生。

今天就写到这里,下一期,想聊聊,为什么我们是农耕文明,欧洲是海洋文明的必然性。也是在历史人文的大环境中,伪装色的集中表现。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