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的中国会有什么变化和发展,20年后的中国会发生什么变化

#你认为农村发展最缺的是什么#

二十年后农业却确实会火,但与大多数人没有啥关系。

说理由:

1.迹象:原来广西、云南这些地区搞走私,毒品、木材是大头,因为利润高,这几年的一个迹象,是大宗农产品走私兴起,东南亚的大米、蔗糖、橡胶、肉牛,都成了很有搞头的货品,量多利足,说明什么?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成本已经拉开距离了,小规模农业的高额成本不但面对美帝是鱼腩,面对东南亚也不具有优势。

其实东亚工业化地区都有这个问题,农业产出和工业产出相比收益过低,但本土农业和农民又必须保护,结果就是政府依靠政策壁垒和补贴来保护农业和农民,代价就是,大家一起承担本土产品的高价格,如韩国的肉日本的瓜。但是,中国与日韩相比,农民太多,农业规模大效率低,保农民、保农业的成本巨大,难以持续。

2、选择:保农业不保农民、农村部分兜底、部分放弃。

3、条件:这些年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中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这是千年未有之变。越来越多出身农村的年轻人,其实已经不是农民了,不具备农业技能,也没有从事农业的意愿,因为小农生产的收益实在太低,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当老一辈农民老去之后,新一代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农业生产和经营者,需要相当的技术、资本和组织资源,是规模化经营的展开。

4、执行:农业必须保,因为中国如此大的农产品需求量,如果出现较大的粮食缺口,必然是国际金融炒作、粮食危机的机会,对于中国来说绝不是有钱就能买粮食的,是战略安全问题。

农业怎么保?小农、家户式农业经营,在市场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基本已经没有前途,农业需要提高效率,技术和资本的投入规模超过了普通农户的能力范围。为此,必须靠发展农业来保农业。

先期一个前提,就是必需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什么成本?地租成本!基于土地承包权的地租。这些年,其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转化为农民工,过去是很多土地撂荒,这些年,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和集中经营,交给大户。但是,集中经营每年要给各种小块土地的承包权人-农户交不少地租,虽然每户看起来不多,但由于土地权益碎片化分布,人数实在太多,大户也吃不住。另一面,则是农业经营的资金成本太高,贷不到款。

要解决这一问题,估计政府所能做的,就是把“无效”农民挤出去,所谓无效农民,就是虽然有农村身份和土地承包权,但却不从事农业,尤其是农民工群体。

具体做法,就是加速农民工的市民化,鼓励农民工进城,尤其是中心镇,县城,鼓励他们买房置业定居,然后在户口方面也放松。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怎么切断进城人员与农村承包地的关系—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给你土地是让你种地的,既然不种地了,那就把地吐出来吧,交给那些能更好利用它们的人–新的农业经营群体–大户、公司、合作社等等。因此,现在准备搞的确权,可不是说要保障农民及其后代可以享受土地收益,而是为了承包权转让和集中作准备,

然后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和推动农业金融创新。

中化收购先正达可以说是一个重大信号,以及CCTV2最近几个月连续推出的对新型农业企业的系列报道。

关于农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也会陆续推出,记住,是农业,不是农村和农民,以后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就集中为农业了。

未来就是,大型农业企业、科技农业央企+央行一起来种地,这也是在金融危机全球化背景下,对抗美联储+大农场种地模式的不多可行选择了…

大势如此,有人会顺此种大势而享受红利,也有人会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中的大多数,只是看客,因为没资本参与……

1、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只是在观察政府下一步的可能思路,旁观而已,也不是主张什么,因为个人主张其实没什么用,政府的行为则是被市场化的力量在推动…

2、有朋友提到了经济危机后失地农民或农民工上街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温铁军先生在他的《八次危机》里面指出过,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农村其实还起到了工业化周期性危机减震器的作用,比如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危机后可以回到农村,降低城市压力,避免传统流民危机,这的确是的,过去确实有一段时间内是这样子,前三十年的招工过快导致的返退问题、甚至是城市知青下乡问题,都可以说是农村帮助消化城市就业不足的表现,改开三十年中的农民工城市和家乡两头流动就更明显。

问题在于,如果朝向未来,这种农村消化部分危机的减震器作用是否还能延续?

个人看法是,不太可能了。理由是:

在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代老一辈农民工的背景下,在城市就业不畅的情形下大规模返乡避险不太现实了。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相比,其生活方式、取向、观念、消费方式都已经城市化了。老一辈农民工,可以在高度压缩消费的情形下,省下工资寄回农村,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也在。而在全面货币化、市场化、信息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是没有城市户口而已,他们需要买房买车等大额消费与日常生活需求,与城市人是一样的,这样的生活需要持续的现金收入来支撑。回乡回不去,为啥?家乡、农村的“穷”,不是过吃不饱穿不暖式的绝对贫困,而是缺乏稳定现金收入、缺乏公共服务、缺乏日常娱乐式的穷,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吃的甚至比城市好,还安全,但问题是,农村生活现在普遍也需要钱了、需要货币,单是一年的人情往来都不是几亩地的农业收入能扛得住的,更不要说其他大额花销。

回农村回老家,反而成为那些在城市取得了一定资源的“能人”才能做的选择—带着资源回乡,有人回乡圈地,有人回乡按自己的情怀玩耍,都是很费钱的。一般人回家了就会发现找不到挣钱的事,也呆不住。

3、过去,很多学者认为一个最好的发展农村的选择是农民离土不离乡,普遍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一种不集中的工业化模式。

这种想法最大的问题是,只有在与国际市场有效的、有选择的隔离的背景下才可行。

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驱动下,工业化会有一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倾向,比如中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工业企业交通成本、市场条件往往都不具竞争力。

而为了与国际市场有效隔离,就需要强有力的国家,这又要求有独立的国防工业、重工业,必然挤占民用工业的资源,这其实就是前三十年的发展逻辑。当然,前三十年也通过推动队社企业、五小工业下县,三线建设等等,以行政性力量推动中西部地区建立了一些工业基础。

而改开三十年中,发展自队社企业、小集体企业基础上的乡镇企业,红火了没几年,就被沿海地区与海外需求对接的外贸加工业体系所取代。

所以,这种想法从来没有成为现实,未来二十年,也不太可能有机会。

1.新一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关于这一轮经济周期的下行通道已经持续几年了,到目前为止,大规模的失业浪潮还没有出现,或者说,到目前为止,轮替性的失业小浪潮,一方面被一些行业的发展所稀释,比如新兴的城市服务业如快递、送餐,出国务工经商(这一规模已经不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红利已经可以养得起隐性人口,比如一个中年父亲打工的收入就能让他不愿工作的儿子晃荡啃老,这并不少见。

但是未来出现大规模失业浪潮的可能性依然很高,一方面,是沿海地区制造业外移和已经开启的机器换人浪潮,另一方面,是农村也开始普遍出现劳动力的机器替代(如被很多人吐槽的cctv10的《我爱发明》节目反映了农村的人力替代大趋势,各种机器五花八门,很多已经很靠谱),农业能消化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这可能就导致农民工留不下城市和回不去农村的双重困境。这可能是个非常大的坎。

2.关于农业的上下游链条的机会问题。

现在城市周边地区兴起的体验式农业项目很火热,很多城郊农户发了财,但一方面,城郊农户是少数,另一方面,这种体验式农业项目估计也会走向合作社化、公司化经营。

想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面向城市高端市场的想法,也面临高成本问题,农业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投入少,除了地租、人工、种子、维护之外,另外一个难题是农产品物流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鲜活农产品,水果海鲜这些,有的还需要冷链配送,普通人根本扛不住,而一旦依赖别人的物流体系和零售体系,基本上就是帮别人打工了,没有定价权。按目前阿里对中间商环节的挤出趋势,以后不少人可能就是为马云种地了。

可能像欧美一样,是“补贴农业”,其实现在就存在大量补贴,但看起来还比较分散,以后补贴可能更加集中化,支持大户、大公司、合作社。

补贴农业背后其实是农业从属于工业化和金融化的大趋势,农业经营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可能要来源于补贴。因此,如果有心从事农业的朋友,可能需要尽量争取补贴。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这两年玉米补贴政策调整后,种玉米的农户们、玉米相关行业其实没什么利润了,这就是现实。

补贴农业其实有着很高的信息壁垒、政策壁垒,因此以后从事农业可能需要加强政府行为逻辑的观察,把握补贴倾向,一方面要把握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一方面要了解地方执行体系的行动逻辑和利益结构。

而且,是“积极争取补贴”而不是“骗补”,骗补看起来划算其实到处是坑,因为这样高度依赖掌握补贴分配权力的官员,容易被他们支配,费力不讨好还可能背锅。“积极争取补贴”需要自身农业生产的硬实力支撑,与执行官员可以形成相对平衡的互助关系,他也需要你而不仅仅是你需要他,这样才能更为持久。因此以后从事农业,专业化是大方向,靠情怀不靠谱,靠市场感觉也不够应付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