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讲师感悟:将党校初心融入教学工作之中 出精品课 讲精品课

党校讲师感悟:将党校初心融入教学工作之中 出精品课 讲精品课
   ***总书记强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进入党校,选择了党校教师这份职业,我们就选择了一种责任与担当。作为党校教师,首先必须对党忠诚,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做好新时代党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在新时代,党校教师要将党校初心融入教学工作之中,出精品课、讲精品课。党校精品课既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考验,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评价党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打造党校精品课对于党校和教师意义重大。精品课应当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前沿问题清醒、理论品位高;二是学术含量丰厚;三是各层次学员喜爱。打造精品课程具体应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挖掘题源
   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校要抓住时机为教师提供发展机遇和平台,充分释放教师潜能,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水平,不断增强党校教师上精品课、出科研精品的能力。现在党校学员的学历普遍较高,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既要向上攀登,在理论学识和思想境界上不断提升自己,又要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挖掘精品课专题题源,创造新的科研成果,并及时转化到教学中去。
   (一)向上挖掘
   党校教师要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找寻题目;要把握时代特征和铁路行业发展要求,从中体现党中央精神、体现铁路特色。教学选题要体现出既能向上攀登,又可以向下深人,不能闭门造车、主观臆断。这就需要党校教师除了要有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敏锐准确把握的本领外,还要有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的能力。
   (二)向下挖掘
   要紧密联系铁路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教学活动。铁路党校学员大多数来自一线,他们来党校学习是要提升理论修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干事创业能力,期望通过培训对工作有更好的实用性的帮助。党校教师要紧密联系铁路工作实际,在课程中注重对实践的指引,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三)多维挖掘
   一是要把握理论知识信息的时代鲜活性。党校学员的思维很活跃,时代感很强,知识信息知晓速度快。学员对党的理论和国家发展大政方针、战略部署的了解,除了教师的讲授之外,还可以通过个人自学理论著作、专业书籍、读书读报以及在学员的讨论中获取,这种立体式的知识信息来源,更全面、更科学、更容易接受与理解,也更会“根深蒂固”扎根于脑海之中。这就要求党校的教学内容要切合时事,理论阐释通俗易懂、知识信息鲜活、事例科学真实,不能“炒冷饭”。二是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之中,及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妥善处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选专题前,要掌握特定范围的学术动态,如不了解研究动向与前沿,就容易造成盲目性。三是注重案例的收集与编写。尤其注重本土案例的收集,为保证案例的时效性、本土性和适用性,授课教师要经常对案例进行调研更新,更要根据不同的听课对象,撰写出不同内容的讲稿和案例,即使讲授主题相同的内容,也要做到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难度与角度。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要客观、准确,引用案例、资料、数字必须正确无误、来源可靠,决不允许不负责任地编造、传播“段子”“小道消息”等。只有把握好以上三点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打开挖掘题源之路,同时这也是对党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通力合作
   党校教师在发挥自己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跨学科进行教学研究,目前已形成一种趋势。学术理论研究是个体性很强的工作,要提高教学效果,其根本在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党校教师要有深入钻研的科研精神,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境界,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但是,个体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要善于利用集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体的不足,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等工作,把个人努力与集体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形成通力合作的激励和督促机制。
   (一)发挥团队功能
   精品课建设的过程,是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个人努力与集体合作结合的过程。打造精品课,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比如,近几年在铁道党校组织的教学比赛中,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教师从前期准备再到集中把关,以“团队作战”形式形成合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依托科研载体
   近年来,党校确立了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并转化到教学中去的研学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前沿问题胸中有数、难点问题解决有路、热点问题头脑清醒、政策问题解读有据、经验问题处处留心。党校教师备课是一种创新性劳动,必须以研究为依托、以科研为平台,形成教师备课、科研写作的整体合力,才能实现课程的深化和提高。
   (三)备课资源共享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学员入学都带着比较多的实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7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