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中国历史上不乏文章超绝的高人。假如说中国人写文章的水平是大学生,那么西方人的文章只能算小学生作文。此话并非无来由。西方的文章,总喜欢摆弄各种句式和抽象,看似十分复杂。但假如你仔细去读,就会发现文章的意思其实都浮在表面了。而中国人特别是古人的文章,仅仅数十字,却包含着一层又一层的深意。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大家非常熟悉。其中的“怀民亦未寝”最近也被引为网络热梗。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篇小文章,其实却是暗含玄思,波涛汹涌,揭示出一幕尔虞我诈的斗争大戏。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既无让人耳目一新的奇句,更无高深浑厚的思想,就像一篇随手写就的日记。甚至与我们自己写的不相上下!毕竟文字间看起来也平平无奇嘛。

那么,这样一篇普遍被认为是给初中少年学习古文基础的小文章,到底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寄托呢?其文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我们先抛去作者的身份以及之前我们对于这篇文章的印象,就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用常识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点明时间,这个是解题的关键。元丰六年(1083年),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九死一生的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此,现在的苏轼,可谓是处于人生之低谷。更危险的是,朝堂中的政敌仍然想将其置之死地。不过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对年份并没有这么敏感。不要紧,我们先将这段往事按下不表。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真如一声春雷惊醒万物!第一次读到这,我的心里全都是问号。什么???你们没有读出来不对劲?且听我细细道来。晚上,你脱掉外衣,正想躺在床上刷手机(bushi),准备睡觉。看了一眼窗外的月亮,你心里会怎么想?可能是想“美哉,就这样伴着月亮睡着吧”,或者通过月亮想到了故乡的故人、故事。总之心灵一定是安静祥和的,月亮本身就不是可以挑动我们激烈情绪的事物。可我们的大文豪苏轼不同寻常,他居然一下蹦起来,甚至把刚脱下的外衣重新穿上,打开门出去了。试问一个正常人会有如此动作吗?何况,正如下文所说“何夜无月”?月亮每晚都有啊,难道今天晚上的月亮真的美不胜收?又或者苏轼每晚都出去看月亮?刚出场,就如平地一声雷。如想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请接着看。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更奇怪了。有没有搞错,你欣赏月亮,那你就自己欣赏好了嘛。何必要急急忙忙地又跑到承天寺,找你的朋友一起来赏月呢?这里就又有疑点了,一般我们与朋友一起去玩,总要先约定一个时间,再约定去玩什么嘛。总不可能你也不知道朋友是否喜欢这个东西,就强拉他去吧。何况这时候都到睡觉时间了,怀民也许已经睡着。难道说我们的苏轼同学没有意识到这个?又或者他情商比较低,宁愿得罪朋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苏轼真如会算命的道士,在没有电话微信的情况下,居然真的让他猜对怀民还没有睡着,避免了吃闭门羹。这真是一个巧合的夜晚啊。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首先显现的是一幅庭中月色图,美则美矣,只不过貌似不太吉利。两个人站在水中,庭院覆于水,难道是什么好兆头吗?再者,何以只选取藻、荇、竹柏来描写呢,这句话看起来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比喻,但却大有深意。而后面的“闲人”,更是一篇之要点所在。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现在,就让我们来破解这道谜题。

在苏轼被贬黄州的这几年里,在朝中的政敌一定是恨不得赶紧整死苏轼,甚至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呀,他们斩草却没能除根。试想,一个在国内有如此大影响力的人,几乎半个朝廷都来保全的人,今后对他们构成的威胁有多大。而苏轼作为深谙官场的老手,也深知他自己也许哪天睡着后就再也无法醒来了,却也无计可施。说到这里,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当时的读书人都高洁傲世,是“君子之争”,真实的政治斗争是残酷的。

因此,在这个夜晚,心忧的苏轼望着明月,突然间几年的怀才不遇、心忧如焚的感情喷涌而出,支撑起他重新穿上衣服,对着这浩大的明月默默流泪。隐藏在文字深处的,是他心中的深情和深痛啊,却以“欣然起行”轻轻带过。而跑到承天寺,不是因为他心血来潮。苏轼早已料定,深夜不寐的人不止他一个,还有同样受政敌贬斥的张怀民。事情也许还不止如此简单。苏轼在黄州老友众多,为何偏去找一个张怀民呢?甚至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急不可耐。大家想想这像不像是一个“地下党”。趁着月色去与接头的人相会呢?当然这是个比喻。但当时的情况也许也不容乐观,很可能政敌已经施展了一些手段,欲置他们于死地。因此,苏轼急忙跑到承天寺与怀民商议对策。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那么,在两人密谈一夜后,走出来看到月色盈满中庭,不禁想起他们的境遇,正如现在泡在水里的庭院,“泥菩萨过河”呀。而水中的藻荇,正如那些朝中的小人,他们的死亡阴影,无时无刻不照在两人身边。两人不禁唏嘘不已。但在苏轼的细看中,他终于发现了不一样。藻荇不过是竹柏的影子罢了。而真正掌握历史主脉的,正是“竹柏”者也。他不禁仰天长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在黑暗的环境中,仍有一轮明月;在藻荇横行的水中,竹柏高高地长在岸边。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何时才能重新崛起,担负天下重任呢。

说到这里,或者有读者认为,这纯粹是想象,是一厢情愿。这还真不是,鄙人虽说是推测,但实际上也有迹可循。首先,上文的大部分推论都是立足文本,根据一般的逻辑而推断的,实际情况或有一些出入,也不足为怪。其次,这其实有古人写文章的老传统在。从孔子著《春秋》起,就讲究一个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古人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直接地告诉你意思,一定是需要你自己去悟到其文字背后想要表现的东西。这也是我们与西方人写文章的最不同处。作为一代文坛宗主的苏轼,其文章必然不是乱写的,一定会遵循这一原则。最后,实际上《记承天寺夜游》出自《东坡志林》,这本书是苏轼的杂说史论合集。黄庭坚《豫章集》云: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手泽袋盖二十余,皆平生作字,语意类小人不欲闻者,辄付诸郎入袋中,死而后可出示人者。什么意思,就是说苏轼告诉他的儿子,这本东西等我死后才拿出来给人看,因为害怕“小人不欲闻”。说到这里,大家懂了吧,这绝对不是什么日记,或者随手写就的文章。

一篇看起来云淡风轻的小文,却隐藏着如此惊人的信息量,妙哉。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8813.html